党委宣传部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先进典型 > 正文

一个专科生获得湖北日报“十佳大学生记者”称号 让我们一起探寻荣誉背后的“秘密”

来源: 作者:马 琼 发表日期:2017-01-17阅读次数:

人物介绍:余雨龙,我校交通工程学院2014级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学校第九届大学生记者团团长,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新媒体部副部长,2016年度湖北日报“十佳大学生记者”。在大学期间,他曾获得2016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年度好新闻奖特等奖、荣获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月度优秀记者”、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优秀大学生记者”“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他协助宣传部老师参与学校官方微信的构建和管理,成功推出了《武交版<你的名字|似曾相识的你》《开学一百天,你过得还好么?》《二十四节气|诗情画意里的武交》等微信推文,并为我省各级媒体编发微信推文百余篇。

湖北日报十佳大学生记者合影,左一为我校学子余雨龙

“总有前方后方,他,就是那个后方;

总有白天黑夜,他,常在那个黑夜。”

这是去年12月底举行的2016年度中国大学生记者团年会主办方为余雨龙准备的颁奖词,是的,作为在新媒体领域活跃的小新闻人,身为微信编辑的他总是在幕后总是在黑夜,在为一篇篇文章润色、排版、推送……

会上,余雨龙荣获大会最高奖项:湖北日报2016年度十佳大学生记者;同时,他在暑假期间参与采写的新闻报道《与党和人民同呼吸的青春最美丽》荣获年度好新闻特等奖。此次活动及受表彰的十佳大学生记者们被《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荆楚网等多家省内主流媒体报道。

他是近三年来第一位荣获“湖北日报十佳大学生记者”荣誉称号的高职学生,也是本次十位获奖选手中唯一的理工科学生。也许很多人会诧异,这位普通的小伙子是如何得到了金光熠熠的“第一”与“唯一”的呢?让我们一起带着疑问走进这位年度十佳大学生记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憨小子”到“龙团长”

初入大学,和许多有志青年一样,他希望在大学能够尽情地释放自己,打造辉煌的乐章。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人说大学是象牙塔,有人说大学是大舞台,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于我来说,除了学习,最重要的也许就是记者梦了”。在暑假期间得知自己被学校录取之后,他就四处打听,“在网上看到别的学校有学通社,我问我们学校有没有类似的,论坛里学长说我们学校有记者团”,余雨龙说到这里,眼睛一亮。“当时还在军训,记者团下连队宣传时,我第一个主动上前拿了报名表”,随后便是按照记者团的招新时间,填表、报名、参加笔试与面试,“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凭借自己的勇气与坚持获得了大学生实习记者的身份。

在上课时,他是拿着计算器在课堂上计算工程量的工科学子;课余时间,他是奔跑、忙碌在校园重要活动现场进行采写或拍摄的学生记者。

但是,他知道,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记者,要走的路还很长。一周三篇新闻稿,一月三篇文学稿,每周一三晨读、每周二四晨跑,每周三团会,校园橱窗报纸的及时更新,微信新闻的文字编辑……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和校园小记者,他事务繁多。因此,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自己的小记者伙伴们匆匆行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用笔杆、用相机,去采访、去记录。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校园迎新、新生军训、社团活动、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色革命基地参观以及学校重要大型活动的现场,我们总是会看到小记者们的身影。

采访新生军训

“刚加入记者团时,我就在想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记者梦’”,他说后来一位学长的话让他找到了方向,首先要做好一名普通学生,遵章守纪,掌握好专业知识;继而做好学生干部,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完善自己,同时,好好锤炼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拍摄技能,掌握一名记者应有的本领。从此,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即使遇到再多困难也毫无怨言。

听说有机会采访我校创业优秀典型时,他第一个报名,在采访前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做足了功课,并在采访结束后独自赶稿到凌晨,第一个将成形的稿件交给了采访团队负责人;为了能够做到学业与记者团的工作兼顾,他和小伙伴们总是选择中午时分去校园橱窗更换报纸,感受过夏日午后骄阳的炙烤,也“享受”过冬日午间的寒冷;记者团搬办公室时,拖着受伤的脚的他无法像大多数男生一样干力气活,他就把办公室的窗户擦得像镜子一样;在得知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我校举办时,他号召大一的小伙伴们积极报名,踊跃参与大赛的宣传工作;上一届记者团团长发布团长助理征集令的时候,他鼓励自己大胆申请,并最终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成为了团长的左膀右臂……

“其实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对自己特别狠的人,是在记者团的坚持让我发现了更好的自己”,回想起大一上学期早上六点在室友们都呼呼大睡时自己摸黑起床的日子,他感谢记者团的磨练。“从新闻稿、通讯稿的阅读者变成撰写者,很多人说这个过程好难,可是我觉得掌握一门技能的喜悦完全淹没了那些付出的艰辛”,这个刻苦努力的憨小子总是能够用满满的正能量去消除那些可能存在的抱怨。

他说:幸好,我选择了记者团。当大一结束,在甑选下一届学生干部人选的时候,余雨龙和许多小伙伴们一样,心悬了好久;当最终被告知自己成为新晋团长的时候,他长嘘了一口气,告诉自己,既然大家选择了我,接下来,我必须肩负起这一重任。

老师说:幸好,你选择了记者团。每次脏活累活总是冲在最前面;从完全不会写稿到成长为写稿小能手;从没摸过单反相机到能够拍好所有的会议照;大型活动时鼓励小伙伴们与自己一起放弃休息时间全力以赴;总能按时高质量做好老师交办的任务……大学生记者团的指导老师们看到余雨龙都会说,“这个曾经大家眼中的憨小伙,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付出,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最适合的记者团团长人选。”

一技之长成就自我:从“龙团长”到“吾交君”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认定了朝着梦想前进的方向,行走在路上,披着阳光,我们总会感觉到温暖和自由。

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要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媒体平台建设尤为重要。“记得当时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大学生记者团的微信平台刚搭建好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是需要好好耕耘的一块责任田”,来自采编部的他,报名成为了记者团的第一批微信编辑。他还清楚的记得,自己独立编辑的第一条微信是《微观“两代会”》,由于对编辑器不熟悉,一条现在看来只要十分钟就可做好的微信,当时整整用了三个小时。

成为团长后,除了布置好团内日常事务外,他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微信队伍的建设中。2015年12月,记者团微信工作小组成立,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从记者团抽调精干力量,利用“武交院记者团”微信平台发布信息,探索微信运营方法,锻炼了团队成员编辑微信的能力。此外,他与团队成员们还在校内首次尝试微信语音推送,为后期运营官微积累了经验。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组建官微,但我们需要时刻准备着那一天的到来”,余雨龙说。

那一天,终究是到来了。在与相关专业公司进行了几次商谈之后,由于制作费用过高的原因,学校宣传部门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建立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官微平台。这个任务,首当其冲落到了宣传办公室师生的肩上。2016年3月,当老师召集微信团队商议建立学校官微的时候,问是否能够不依靠外力完成官微构建的时候,余雨龙和负责技术的黄健同学立下军令状:我们可以。知易行难,立下军令状之后,是一段攻坚之路的开始。

2016年3月至4月,对他来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每天先跟老师商量官微的各项事宜,包括官微功能、板块设计、视觉呈现、官微的昵称等各个细节,然后再和黄健交流讨论,看如何实现具体的技术要求”,说起那段时间,余雨龙很激动,“经常晚上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奔向黄健寝室,一直到深夜,脑袋里装满了官微的各种元素。挺感谢黄健室友的不‘嫌弃’”。历经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官方微信平台的构建工作。原以为一切顺利进行之时,却发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微信名称被人占用,在协商多次无果的情况下,他和黄健在老师的帮助下联系腾讯公司,并收集有关材料,进行维权。一通又一通的电话,一次又一次的等待,“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终于在4月14日通过认证。“那一刻,我们两个相拥而泣,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作为我校校园媒体代表在湖北省高校新媒体论坛发言

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收获。官微创建初期,他负责搜集选题与编辑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半年的时间,学校官方微信推出了《报考武交,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见证开学第一课|致参加武汉交通职业学院2016级新生军训的新生们》《武交版<你的名字|似曾相识的你》《开学一百天,你过得还好么?》《二十四节气|诗情画意里的武交》等一系列交院师生点击量、点赞量和转发量较高的微文,使得我校官微的活跃度稳居武汉地区高职院校官微前五。

赞誉背后一定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大一的大学生记者们总是说,为什么“龙团”总是有那么多的创意,为什么每次他编辑的版式才能让老师放心,为什么他推出的文章总是能好评不断?认真努力的人总是会找到方法的。有一次,他把自己认为不错的一篇微信给老师看的时候,老师惊讶地发现,在这个请别人扫二维码关注某微信都要赠送奖品的年代,余雨龙那部布满划痕的华为手机里面的讯息繁多,从地方职业院校到省属、部属本科高校,从个人自媒体到中央权威媒体,居然关注了200多个微信公众号!“多关注一些公众号,看看人家做的什么,为什么可以做得那么好,多学习,多借鉴,我们就可以提升”,余雨龙看似很朴素的话语,却在不经意间给了大一同学们最诚挚的回答。

不断提升放眼未来:从“吾交君”到“青春小微”

做宣传工作,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知识库,需要不断地学习,更需要开放的视野。在大一时就加入了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的余雨龙很早就开始关注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的官方微信“青春小微”。为了提升自己的编辑水平,他申请加入了“青春小微”编辑团队,以“鑫淼”的笔名编辑“青春小微”。“‘青春小微’的运营相对我们要成熟很多,而且集结了各高校的官微编辑,可以学习到更多。”

决定要做的事情就要把事做好。在“青春小微”,余雨龙再次展现了自己“拼命三郎”的精神,一次去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参加活动,因为微信要求当天推出,一篇微信需要前期准备文字,现场根据情况进行修改,选图修图上图,版式设计、版面调整等多种工序,他就在那里编辑、审改,直到最后的推送,离开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了。“好担心搭不到公交,但是既然我把任务接下来了,就肯定不能掉链子。”他如是说。

但这一次的工作经历也让他学习到了事件活动当天推送微信的程序与要点,并将其运用到了学校官微的运营中。2016年7月,学校组织师生代表前往湖南开展“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行程安排紧凑,个人活动时间有限,作为随行的大学生记者,余雨龙担负着采访、写稿、拍摄等多项任务,他希望将这么有意义的活动在第一时间传递给更多的师生。因此,在活动开始之前,他便积极搜集活动的相关信息;在疲惫的师生们休息之后,余雨龙开始了自己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梳理采访资料、写稿、整理现场图片、设计版式,当天晚上九点,新鲜及时的资讯已经推送到读者手中,那次微信推文得到了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单位的高度赞许。对此,余雨龙很谦虚,他说高效率高质量的推文与老师和微信团队小伙伴们的后方支持是分不开的。

就是这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汲取“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和“青春小微”两个微信平台的编辑经验,他迅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微信编辑。

2016年暑假,因为微信编辑工作突出,他被主管老师看中,得到了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实习的宝贵机会,还是从事老本行——微信编辑工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实习期间,我省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湖北日报组织多路大学生记者前往抗洪救灾一线跟随专业记者进行采访报道,他被安排留守报社。在专业记者的指导下,他将传回来的稿件进行审核、修改,并编排成微信。稿子往往是下午六点以后才能发过来,他经常要在报社加班到晚上八九点。而在编发“湖北省委工作组赴鄂州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系列报道时,由于工作组事务繁多,每天稿件要到晚上11点以后才能传过来,编好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两点多了。

当被问到是什么让他坚持这么久时,余雨龙说道“这种熬夜吃苦的时候,必须得有人顶上,但微信编辑好多都是女生,作为男生自然得懂得担当。”抗洪救灾系列报道告一段落时,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办张云宽主任建议他们拍一张合影来纪念这次活动,留守报社的余雨龙承担了这个任务。他带着报道组的同学拍了数十份合影,但张主任对这些照片并不满意。正当大家准备放弃时,张主任说:“一件事情,既可以随随便便的去做,也可以想尽办法去做好,那为什么不去努力做好呢?”随后,他联系专业摄影记者指导他们去取景拍照,最后出来的那张照片,成为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2016年度用的最广的一张照片,并被收入社史馆。“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这一理念将会一直影响着我”,余雨龙感慨道。

从抗洪救灾一线归来的大学生记者们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余雨龙坦言,“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实习的时候,只知道自己要做好自己的实习生工作;在担任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的时候,只知道想要好好学习,漂亮地完成任务,最初还真没有想到能成功获评十佳大学生记者”。但当自己在组织内成为核心力量后,在申报年度十佳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并且精心地准备各项资料。说到参评时的情景,余雨龙表示,“特别感谢学校老师与同学们在网络评选时自发地为我投票,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让我坚定了跳起来去触摸梦想的决心与信心”。

在别人眼中,也许如今的余雨龙是外表光鲜的全能“男神”,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这两年多来他流过的汗和吃过的苦。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要想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要寻找方法和加倍付出。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尽管人们将成功的原因分为了很多种,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只有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功。余雨龙就是这样做的,能够成为三年来唯一获得湖北日报十佳大学生记者的高职院校学生,他用自己的踏实与努力成就了自己。

谈到以后的打算,他说,“感恩生活,只有认真付出的人才会收获美好。接下来的日子,我会秉承着这种精神,好好学习、继续成长,追寻更优秀的自己。”

微信号

更多资讯 请关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官方微信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订阅号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大道6号 邮编: 430065 备案号 : 鄂ICP备06007470号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whtcc.edu.cn 2004-2013 ©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 027-88756030